壹快评丨店铺遭遇“撬锁开灯”,真正症结值得深思
发布日期:2025-04-18 10:05 点击次数:93
据媒体报道,日前,山西大同平成区古城一位店铺老板发视频称,因商铺已经打烊,自己离店回家照顾刚出生的孩子,店铺未按相关要求开灯,被多名工作人员撬锁进店将灯打开。平城区委办工作人员表示,已关注到此事,(撬门)确实不合适,正在处理。
在店铺所有者不在场的情况下,相关人员强行撬开店铺门锁是否侵害了个人的财产等权益,这一点不用多说,撬锁者自己也十分明白这是违法甚至是犯罪行为。需要细究的是支持这种非法行为的动力来源,这也是真正的症结所在。
从视频来看,撬锁者的态度十分强势,甚至可以说十分蛮横。
例如,撬锁者给店铺老板打电话称:“你不开,一会儿公安就过来直接给你切开,我们就给你开了,你不信你就试试”“我告诉你,人可以走,灯得留,这是全市的统一规定”。在撬开门锁开灯后,这些人用U型锁将店门锁闭,随后扬长而去。
据大同日报消息,春节期间,当地政府倡议大同古城内沿街商户尽量延长营业时间,夜间开启店铺灯光,让城市的夜晚更加璀璨绚丽;对于额外的电费,政府将予以补贴。平城区古城街道办事处鼓楼社区下发的《古城亮化倡议书》要求商户在晚6点至次日晨6点前开屋内屋外所有灯。
很多人会产生疑问,难道大同古城真的是“不夜城”吗?零点以后还需要开灯,这是为谁照明呢?从当地政府到古城街道办事处鼓楼社区的“倡议”都讲得很明白:让城市的夜晚更加璀璨绚丽,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气氛。“营造”二字道出了问题所在,“营造”一词在汉语释义中也有“编造”的意思,用在此处则体现出鲜明的形式主义特征。
从“一盏灯”变成“所有灯”,这是形式主义逐步传导的过程;“倡议”不具有执行力,但到了基层,就变成了强制力,变成了相关人员明知违法也要执行,这也是形式主义逐步传导的过程。这些过程使得形式主义越来越没有边际和忌惮。
试想,如果撬锁人员不面临强大的问责压力,会主动做出违法的事情吗?在问责压力和违法之间,他们选择了后者,这样的选择值得深思。
最后要说两个“担忧”。
一个“担忧”是,发出视频的店铺老板今后生存环境是否会恶化,会不会遭遇各种貌似合规合法的“小鞋”。当然,权利从来不是别人赋予的,而是自己争取来的。即使明知会面对各种风险,权利人也应该主张自己的权利。
另外一个“担忧”是,这一事件会否以处理几个“撬锁人”作为了结,甚至是这些人会被定义为“临时工”。很多事情都是以这种方式作为结语的。笔者不希望这种情况重复发生在撬锁事件的处理上,我们应该从更深层次上思考问题,从源头解决问题。
(作者系第一财经评论员)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李攻
相关阅读
在一些地方形式主义的驱动下会产生“一锅烩”的现象,凡是行政权力触角可以达到的人员都可能被赋予相关任务。
436 02-10 19:39
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
144 02-09 20:00
美的国内业务在招待费用等不增值的环节要做“减法”,节省出来的费用将更多地投入到海外,才能更好地支撑海外自主品牌的打造。
173 01-24 19:13
一些地方及其行政部门偏离初衷的“内在动力”,一是形式主义驱动,二是趋利性加剧。
462 2024-12-25 19:45
泛化和简单化的考核问责造成的后果就是轰轰烈烈地表面执行,扎扎实实地实际作假。
13 180 2024-09-02 22:00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